4月12日凌晨,徐州主城區就將結束長達14天的“靜止狀態”。
盡管彼時是午夜,我們也能想象:人們臉上的笑容,心中的歡欣。
我們熟悉的徐州,又要慢慢回來了。
但在這黎明時分,想提醒大家,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請你不要忘記。
因為,它讓徐州人切身感受到了很多東西,是那種只有在危難時刻才能感受到的寶貴的東西。
徐州有一種力量,叫信念。
這是和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病毒的作戰!徐州200多萬人,9輪區域核酸檢測,14天維持靜態……
沒有一種信念,徐州人斷然做不到。這種信念,使得一種聲音在徐州始終成為主流:不躺平!有信心!能堅持!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微觀到徐州,徐州人民有信念,徐州城市有力量。
徐州經此一役,我們知道,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徐州有一種力量,叫組織。
從發現疫情,到結束靜止狀態,徐州這一仗打了14天,打得干脆、利落。
3月28日連夜核酸檢測,29日果斷進行靜態封控,隨后疫情管控措施動態調整……
全市一盤棋,各種人員、資源、信息協調聯動,其復雜程度不言而喻。沒有一個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徐州斷然做不到。
從徐州的各級黨委政府那里,我們看到了強大的社會動員和社會治理能力,我們看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口號。
徐州經此一役,我們知道,這絕不是一種虛無。
徐州有一種力量,叫群眾。
在抗“疫”的艱難時刻,無數普通的徐州人,用自己的行動演繹著一個個令人淚目的故事。
他們變身為“大白”、志愿者,奮戰在一線;他們變身為守衛者,奮戰在“城門”;他們變身為螺絲釘,奮戰在那些保民生、保運轉、保救助的崗位上……
阻擊病毒、戰勝疫情的力量,歸根結底,來自于1000萬可愛和勇敢的徐州人。
挺身而出的,是他們;蝸居在家默默支持防疫工作的,是他們;給自己按下了加速鍵維護城市運行的,是他們;排隊做了九輪核酸檢測的,是他們……
在14天的日與夜里,正是他們,用沉穩與理性、友愛與溫情團結向前,爆發出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共同度過336個小時。
徐州經此一役,我們可以大聲宣告,我們是可愛可敬的徐州人。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春意正濃烈。迎接徐州的,是未來五年跨入萬億GDP城市的目標,是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
經此一役,我們相信,徐州會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經此一役,我們希望,徐州會爆發出更加雄渾的力量,去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讓徐州成為所有徐州人的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