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無聲息的手術室,透過高倍顯微鏡,特殊的手術針線在無數細若發絲的血管和神經組織上“飛走”,一雙靈巧的手正在拯救另一只手。
一段驚心動魄的手術后, 患者一個離斷的手指漸漸紅潤起來,血流恢復正常,斷指重獲新生。這樣的“奇跡”,在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朱輝手下經常發生。
近日,鳳凰網江蘇專訪朱輝主任,探索生命意義,感悟醫術人生。
顯微鏡下的“微雕大師”
“和其他手術不同,顯微鏡下的手外科手術,更像是縫法精準、手法利落的‘微雕’技術?!敝燧x介紹,“我們要在無影燈下,透過纖毫畢現的高倍顯微鏡,拿著肉眼幾乎看不見的針線,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在細若發絲的血管和神經上‘飛針走線’?!?/p>
從事手外科18年,對于這份熱衷的事業,朱輝始終保持著激情和嚴謹。
2010年,朱輝率先成功完成國內罕見的多指離斷異位寄養手術;2015年,他帶領技術團隊苦練超級顯微外科技術,成功吻合口徑0.2-0.5mm的微小血管,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8年引進腕關節鏡及肘關節鏡等微創技術,到2021年底,他帶領團隊共完成腕肘關節鏡手術1000余例;填補省內技術空白,他榮獲“中國名醫百強醫師江蘇省手外科醫生”……
盡管技高一籌,朱輝還是在不斷地學習,接診了疑難患者,他會潛心研究,翻閱書籍資料。在朱輝眼里,沒有不能攻克的難題,看著一個又一個經過治療逐漸康復的患者,他由衷地高興。
談到為何選擇手外科,朱輝回憶道:“大學實習時,我的老師王增濤先生帶領的團隊在超低溫條件下將斷指保存81天后,再植成功。正是那個奇跡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當時就給自己定下了專業方向?!庇纱?,鑄就了朱輝追逐手外科之路的夢想。
在朱輝看來,“一名合格的手外科醫生要對生命有敬畏感,要時刻以患者安全和恢復正常生活為標準,更要經得起來自各方的壓力?!?/p>
醫院里的“暖男醫師”
在徐州仁慈醫院,朱輝有“暖男醫師”的稱號。
“朱主任的聲音很柔和,很能溫暖患者,有脾氣的人跟朱主任交流一會兒后,也能變得心平氣和?!苯邮苓^朱輝手術的劉女士說。
職業生涯中,有時會遇到因為種種原因想要放棄治療的病例,朱輝總是給予他們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為了保住一位14歲男孩的手指,3天內,他為這個孩子七上手術臺;為了保住一位貧困家庭2歲女童的左手,他和孩子的監護人溝通20多次,幫他們申請援助,免掉全部醫藥費……
有時,從手術臺上下來,年輕醫生們早已精疲力盡,朱輝卻仍舊耐心細致地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有時,剛剛到家,一聽說來了急診患者需要他出診,他馬上又回到手術室。
有一次,朱輝接診了一位重病號,除了上手術臺的時間,他幾乎一直守護在患者床前。堅守了4個晝夜,只是為了及時了解患者術后患肢血供情況,第一時間作出處理。他告訴年輕醫生們:“只要患者需要,不管是半夜還是凌晨,一定要打電話叫我,不要有任何顧慮!”
醫生中的“匠人”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必須經過成百上千次的磨練,才能做好、做精、做細顯微修復手術?!痹谕碌难壑?,朱輝是一位追求極致完美的醫生,他經常告訴同事,手術如同工匠雕刻,細節決定成敗,每一個環節都是重點,都不能忽視,“要做一臺手術出一臺精品”。
日常工作中,朱輝常對手術方式、科研思路進行積極的創新改革。在徐州仁慈醫院理事長宗亞力的支持下,朱輝積極搭建人才梯隊,定期邀請國內著名專家、教授來徐州仁慈醫院教學、指導手術,并與國內多家知名三甲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讓科研薪火相傳,走得更高更遠。
他有醫者的情懷,也有工匠的執著,內心有對患者的責任,更有對初心的堅守。
在為患者“量身定制”科學合理、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案的同時,朱輝總會帶領團隊或利用自身資源為一些貧困患者解難題。
“不能放棄每一位患者!”他總是這樣說。
如今的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科室在各種手外科疑難重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
作為前輩,朱輝告誡青年醫生:“我們做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對醫院負責,對自己負責,守好本心,擔好‘救死扶傷’的使命,要做百姓健康的忠實‘手’護者?!?/p>
年少開始學醫之路,“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獨貧”,在追逐人生理想的道路上,朱輝始終邁著堅定的腳步,未曾有過絲毫松懈和動搖。
患者稱贊:“技術精湛、精益求精的,是朱輝主任?!弊o士說:“總是加班加點,心里時常惦記著患者的,是朱輝主任;心系患者安危,不止一次感動患者的,還是朱輝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