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黃如帶隊赴云南省楚雄州南華縣,與南華縣召開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交流座談會。
看望慰問東南大學掛職南華干部和支教團成員,實地調研在南華開展的科教、產業、文化、醫療幫扶工作,考察南華縣下屬沙橋鎮石橋河村彝繡特色鄉村建設,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深化交流、共謀發展。
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剛、云南省楚雄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陳翡敏、南華縣委書記馬特等陪同調研。
精準幫扶 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
調研期間,在南華縣政務中心召開2022年東南大學助力南華縣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南華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如軍主持。東南大學掛職南華干部曲栩,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黨委書記冷嘉偉、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趙天為分別就“南華彝繡產業發展規劃”“南華彝繡特色鄉村營造”“南華彝繡產品研發設計”的幫扶工作開展情況作了匯報。
黃如聽取南華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情況介紹,征求楚雄州、南華縣對下一步工作的意見建議。
她指出,東南大學和南華縣貫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十年成就、十年巨變,南華縣從深度貧困到走向全面小康得益于國家的幫扶政策。
我們從定點幫扶工作中看到了南華展現出強大的歷史厚重感與文化生命力,在發展建設中充分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看到了東大全體師生在全力幫扶中充分展現家國情懷,真正將學校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用于改善南華民生、扶持教育、開發特色產業,將所學才能扎實落在祖國大地上。
她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為更好地推進后續的工作,學校將牢牢把握“堅持問題導向,著眼長遠發展”的工作方法,集成校地優勢,推進精準幫扶,助力南華為實現鄉村振興開辟新路徑。
一是要科學謀劃,強化頂層設計;
二是要教育為本,托起鄉村振興夢;
三是要產業為重,激活發展新動能;
四是要建設鄉村,攜手發展啟新篇;
五是要加強宣傳,講好中國鄉村振興故事。
依托東大優勢 扶志、扶智兩結合
陳翡敏代表楚雄州委、州政府對東南大學支持南華縣發展表示衷心感謝,介紹了楚雄州的基本州情。
她說,楚雄地處滇中腹地、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擁有“世界恐龍之鄉、東方人類故事、世界野生菌王國、中國綠孔雀之鄉”四張世界級名片。近年來,楚雄州南華縣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東南大學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學校領導親力親為,真情實意、真抓實干的幫扶支持。
未來,希望借助東南大學的教育、科技、人才優勢,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持續推進特色產業幫扶、指導鄉村建設工作,助力南華鄉村振興。
多方協同 共建共贏創新績
校長辦公室主任冀民從強化組織保障、強化教育支撐、強化人才支撐、強化科技支撐、強化醫療支撐等方面系統介紹2022年東南大學對口幫扶南華縣相關工作情況和工作成效。
他表示,2023年學校將進一步強化校地協同、校校協同,把政府的政策、高校的優勢、鄉村的資源、社會的支持等有效統籌起來,形成多方共建共贏的工作合力,努力使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深挖彝族文化 助力產業振興
馬特表示,南華縣和東南大學“十年苦干實干,十年砥礪奮進”。
數字為證:2022年南華縣順利通過脫貧攻堅考察驗收,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非凡十年,南華實現了從深度貧困到全面小康的時代跨越,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縣生產總值81.55億元,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農村常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0元。
今年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校長黃如率隊到南華,共同研究推進鄉村振興。
南華縣黨政領導到東南大學依托校慶契機,共同舉辦“南華彝繡展”,深度挖掘彝族文化,設計研發彝繡產品100余件。
在由東大掛職干部擔任組長的民族刺繡產業和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專班努力下,在東大建筑、藝術等學院幫助下,南華彝繡產品種類從80余種增至200余種、從低端走向高端,在楚雄州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也讓留守婦女和殘疾人在鄉村振興中繡出了新生活。
會上還觀看了東南大學科技智力幫扶南華品牌活動視頻,公布由南華縣和東南大學共同舉辦的“首屆南華特色產業發展策劃大賽”獲獎名單,雙方互贈南華縣特色產業發展策劃大賽成果匯編和“東大杯”彝族刺繡技能大賽獲獎作品。
發展壯大鄉村特色幫扶產業,促進脫貧群眾、殘疾群眾穩定增收致富,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
黃如與校友企業雙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龍永躍來到南華七彩彝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入項目現場、加工車間,詳細了解企業產品設計、加工銷售等情況,對企業認真實干,帶動當地留守婦女和殘疾人員就業的做法表示贊賞。冀民和龍永躍分別代表東南大學、東南大學云南校友會與南華七彩彝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丁蘭英簽訂彝繡禮品訂購合同,為南華送上一份誠意滿滿的“彝繡產業振興”大禮包。
發揮學科優勢 培養創新人才
座談會后,黃如來到南華縣思源學校,為東南大學援建的科技館獲評團中央“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揭牌,聽取同學們的義務科普講解。
黃如對同學們探索科學的精神表示贊許,鼓勵大家學好科學,將來用科技助力家鄉建設。該館是楚雄州唯一入選共青團中央表彰的“認定授牌”類實驗室,在該館設計中,學校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優勢,著重從智能機器人、無人機、航天科技、集成電路半導體、虛擬現實、新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建設和推進,著力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十年苦干實干
十年砥礪奮進
東大師生厚植家國情懷
將所學才能扎實落在祖國大地上
東大與南華
還將書寫更多絢麗華章
來源: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