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中國式現代化的全新征程正式開啟。
作為徐州綜合實力最強、資源稟賦最好、生態環境最美的主城區之一,泉山區也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2021年,泉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86億元,綜合經濟實力連續五年位居淮海經濟區28個主城區首位,連續兩年入選全國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100強榜單。
對泉山來說,“挑大梁”是一貫的作風。而踏上新征程,泉山有特別的使命。
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作為徐州主城區的重要一極,“打造城市型經濟先導區”是徐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賦予泉山的發展定位,也是該區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路徑。
在淮??萍汲?,如今圍繞布局5G、新一代人工智能、工業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泉山發力建設了科技創新核心園區、數字經濟集聚園區、總部經濟集聚園區,培育了徐工電商、邵悅電子等一批品牌企業,集聚電商超過500家。之于泉山,淮??萍汲菬o疑擔負著產業培育、科技創新等重任。壯大園區經濟,實則是做強產業鏈。
項目與產業協同發力。今年,總投資約229億元,涉及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新能源、都市工業、生物大健康產業的91個“塊頭”大、“含金量”高、“銜接度”強的2022年泉山區重大項目正加速推進,為建設新時代現代化新徐州注入強勁動力。
10月27日,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劍鋒率全市重大產業項目觀摩點評團走進泉山,了解項目建設新進展、園區建設新提升、產業集聚新氣象。這也是黨的二十大后,全市第一個大型觀摩點評活動。
數據顯示,今年1-8月,泉山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指標保持正增長,其中規上工業產值增長9.7%,工業投資增長8.6%,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收增長8.8%,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0%以上,消費品市場回補向好,全區經濟穩中加固、穩中見新、穩中有進。
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增長,到全面加速的項目招引,從拔地而起的商務樓宇,到日益壯大的數字經濟產業布局,再到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愈加明確自身比較優勢的泉山區,正通過對“343”創新產業集群的聚焦,展現出主城核心區的擔當。
二
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是城市建設的主方向和大趨勢。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空間雖不大,環境很好啊?!弊哌M泉山區,一個個景觀精致、設施齊全的口袋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得到大家的夸贊。
據統計,泉山近年投資約9000萬元,著力打造了花語路、文華路、欣欣路、一人巷等36個“口袋公園”和綠地提升改造項目,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泉山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6.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提高至21.43平方米,大幅領先徐州市其他縣(市)區。
面向未來,泉山區則提出“堅持打造美麗泉山”的目標任務,“加強大氣污染防治, 完善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消除土壤環境隱患,促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系統推進西部城區濕地保護開發、生態修復治理,讓綠色發展、美麗宜居成為泉山明亮底色”。
人居環境煥然一新的同時,轄區居民的幸福指數也在節節攀升。面向“共同富?!钡娜衲繕?,泉山區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務性保障項目日臻完善。
接下來,泉山將按計劃推進,抓好79項城建重點工程。重點啟動5個棚改項目,加快實施道路改造、口袋公園、海綿城市等功能性、民生類工程。
打造美麗泉山,一頭連著發展,一頭系著民生。泉山區正用看得見的行動踐行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題中之義。
三
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聚焦教育領域,泉山區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為目標,一方面圍繞“優教泉山”特色品牌,創新推出隊伍強教、品牌興教、改革促教的三大發展思路,各項事業高質量向前。另一方面,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在品牌學校、幼兒園的基礎上,泉山區成立四大小教集團,七大幼教集團,50%的學校、幼兒園納入集團化辦學,所有新建學校均由集團校領辦。2022年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共9所,將新增學位10425個,全部納入集團化辦學。
放眼望去,在泉山區這片教育熱土之上,由點及面、由表及里的各項“優教泉山”行動正在務實中推進,各項看得見的變化也正在發生——
義務教育面貌一新,截至2022年底,共有22個江蘇省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落地;率先在徐州主城區實現智慧校園全覆蓋,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智能研修試驗區”建設工作得到中央電教館、教育部領導的肯定,國家級現場會讓泉山教育享譽全國,目前正全力創建“智能研修全國領航示范區”;推進“一校一品”特色辦學,實現校校有特色,處處有亮點……
時代的考題已經列出,泉山的答卷正在寫就。以實干求實效的泉山區正用實物工作量和發展新增量回應著期許,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泉山實踐。
正如泉山區委書記李勇所說,“緊盯指標走在前,緊盯項目求突破,緊盯底線守安全,緊盯大局謀發展”,“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順利收尾、圓滿收官,正是反映黨的二十大精神見行見效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