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159億元,同比增長14.5%;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56個,協議投資3858.7億元;20條重點產業鏈實現產值2973.1億元、增長16.6%,完成年度目標76.3%;農業“三群四鏈”綜合產值601.4億元,同比增長10.2%......
建市短短26年的宿遷,創造了從“白手起家”到百業興旺的發展成就。
時代賦予重任,奮斗未有窮期。面對今年四季度收關戰,宿遷又將具體如何布局施策?
發力“招新引強”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經濟這個核心力量的推動。
“各地各部門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咬定全年目標不放松,始終保持大干快上的勁頭、沖刺沖鋒的狀態,決戰四季度、奮力保全年,努力以實干實績為全省大局多作貢獻?!?1月2日,宿遷市委書記王昊在三季度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暨高質量發展點評會議上說道。
眾所周知,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先手棋”和“生命線”,重大項目建設是加快經濟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也是厚植發展優勢、實現跨越趕超的現實路徑。新項目不斷涌入、好項目加速聚集、大項目加速建設,產業發展層次和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實體經濟的根基才能越發穩固。
王昊強調,要持續掀起招商引資熱潮。堅定不移把招商引資作為“頭版頭條”,堅決完成全年目標,扎實辦好招商活動,加強項目儲備謀劃,努力在日趨激烈的招商競爭中跑出宿遷“加速度”。
2022年,宿遷牽頭負責16個省重大項目,其中實施項目14個、儲備項目2個,14個列省實施項目全部取得施工許可證并開工建設,年度計劃投資191億元。
1-9月份,全市新開工項目265個,計劃總投資1175.5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63.2%,較去年同期高11.6個百分點,其中超10億元新開工項目46個。全市新竣工項目225個,完成投資797.5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66.5%,較去年同期高22個百分點,其中超10億元新竣工項目31個。
在一批重大項目和優質企業帶動下,光伏新能源、高端紡織等產業逐步成長為宿遷特色優勢產業,產業結構日益穩固,中國酒都、新興紡都、光伏之都的新興產業版圖逐漸顯現。
此外,隨著《宿遷市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宿遷市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出臺,宿遷招大引強、培大育強的力度將繼續加強。
而新舊動能轉換,創新一定是引擎。無論是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科創項目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宿遷精準有效推進招商、投資,通過持續優化“168”體系,強化統籌組織,提升質量實效,“個十百千”目標超過序時進度,招商引資保持良好運行態勢。
前三季度,宿遷新簽約科技型項目478個,完成年度目標的119.5%,其中1億元至10億元項目168個、10億元以上項目59個;全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數達2145家。新增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249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203.48億元,同比增長25.5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38.1%,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
持續用力謀項目、精準發力引項目、凝神聚力建項目,宿遷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奮力實現區域經濟新突破。如今的宿遷,已駛入裂變式發展快車道,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宿遷的“城市合伙人”,共繪創新轉型發展的美好藍圖。
為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
好的營商環境無疑是城市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增強發展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為此,招商引資同時需要招商引“治”。
王昊表示,要馳而不息優化營商環境。立足站穩全省營商環境“第一梯隊”,強化揚優補短、改革創新、法治保障,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好發展環境。
今年以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宿遷重點工作之一,“真抓實干”貫穿始終。具體來看,深化“一件事”集成、“全域通辦”等改革,加快建設“宿遷速辦”服務中心,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政務體系,強化生產要素供給,切實滿足企業用能、用工、融資等需求,下半年新增企業貸款300億元以上。
在產業培育上,宿遷出臺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工具箱”;在科技人才上,制定人才引領服務發展“五聯五強”行動等系列政策;在融資保障上,設立重點企業貸款擔保風險補償資金池和56億元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在這個“以實干求實效”的進程中,宿遷上下正聚焦有效需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解決好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前三季度,“6+3+X”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984.46億元,同比增長12.6%;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高于全省3.5個百分點;330個超千萬元技改項目完成投資111.3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87.6%,已竣工項目185個,完成年度目標92.5%。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越的生態環境,令宿遷成為投資興業、創業創新的沃土。近年來,一個個項目紛至沓來,一家家企業落地生根,一位位人才安家落戶,吸引著更多人來了解宿遷、選擇宿遷、投資宿遷,讓城市營商工作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民生為本,發展成果惠及民眾
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之大,黎元為先,一座幸福之城需要保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而在這座飄著酒香、透著酒韻、淌著酒文化的酒都名城,相匯交融南北文化,構筑推進產業生態,歷史與現代在這里齊聚,商業與生活在這里繁盛。
縱觀宿遷發展,2012年,宿遷成為全省最后一個啟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設區市;2014年,宿遷不僅高分通過省級文明城市測評驗收,更躋身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7年,以總分第一創成全國文明城市;2020年,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兩連冠”;2021年,提出打造全國文明誠信高地;2022年,宿遷首次將市級民生實事項目交由全體人大代表票決……
從“跟跑”到“領跑”、從“追兵”到“標兵”,宿遷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明城市建設之路,其成果惠及廣大群眾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文明素養,“好人之城”“志愿之城”“首善之城”呈現現實模樣。
在推進美麗宿遷建設上,加快城市快速路網建設,下半年京杭大道東延等19條道路建成通車;改善農民住房條件1.5萬戶,年內中心城市改造老舊小區6個、棚戶區147萬平方米,新增美麗宜居鄉村90個;加快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運河大三角濕地公園等工程開工,清水河酒街等項目建成運營。
另外,宿遷還大力實施創業富民行動,下半年扶持創業6000人,帶動就業1.8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25萬人。
行至半山不停步,中流擊水再出發。宿遷將以更加穩健的步伐、更加創新的思路,讓人民更加富足、更加幸福,以打贏四季度收官戰為契機,堅定邁向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質的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