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吹響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進號角。作為江蘇徐州全面建設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區,鼓樓區如何發揮優勢開展創造性的探索實踐,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圖景?
12月10日,鼓樓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鼓樓新實踐的決定”。踏上新趕考征程,鼓樓區將深入推進淮海經濟區高端商貿商務核心區、高新技術產業標桿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社會治理創新先行區“四區”同建,高標準高質量打造體現“強富美高”實踐要求的現代化強區,奮力爭創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典型樣板。
一
徐州中心商圈鼓樓板塊已經成為江蘇省內僅次于南京新街口的第二大城市核心商圈,矢志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鼓樓區,乘勢鎖定一張城區新名片——高端商貿商務核心區。
鼓樓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搶抓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機遇,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雙向發力”、“新業態+新模式”齊頭并進,打造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業態最全、環境最優、活力最強的高端商貿商務核心區。
數據顯示,2021年,徐州中心商圈銷售額達76億元,超越濟南、合肥等周邊省會城市的中心商圈;金鷹、蘇寧等眾多商貿載體匯聚,城下城遺址博物館、文廟街區等文旅資源豐富,年客流量超6300萬人次;在中心商圈停放的消費者車輛中,外省市車牌高達50%;30余家國際一線名品,60余家品牌首店、旗艦店,輕奢品銷售同比增長11%……
圍繞高端商貿商務核心區建設,鼓樓區著重提到要持續鞏固淮海經濟區高端商貿第一區地位、著力增強輻射帶動力。
首先,鼓樓區將精心打造高品質消費體驗首選地。全力推動中心商圈“東進北擴”,大力招引高端品牌和奢侈名品,深入開展消費促進提振、消費品牌培育、消費環境營造等專項行動。其次,通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做大做強樓宇經濟等,主動搶占現代服務業制高點?!吧虡I街+”、“地鐵經濟黃金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鼓樓區還將積極發展城區經濟新業態,為商業載體注入全新的“血液”與活力。
透過一系列精準施策可以看到,鼓樓區正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落在實處。
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當城市之間的競爭聚焦產業主賽道,鼓樓區堅持產業強區發展思路,加快“騰籠換鳥”、推進轉型升級,實施都市型工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戰略,構建了半導體設備和先進封測、電子信息和數字經濟、智慧醫療器械都市型工業先進制造業與商貿商務、科技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雙足鼎立”格局。
藍圖在于規劃,行動在于實干,結果在于成績。
截至8月,鼓樓區累計招引項目58個,年度實施的65項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54.4億元。其中,禾洛、源和等半導體項目高端領跑,斯坦德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等11個數字經濟項目建成運營,易飛華通、海格德醫療耗材等智慧醫療項目先后落地,半導體設備和先進封測、電子信息和數字經濟、智慧醫療器械“三大主導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12月10日召開的鼓樓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也著重強調要在產業強區打造上見真章。未來,鼓樓區將牢固樹立大抓產業、重抓制造業鮮明導向,圍繞徐州市“343”創新產業集群,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力度,拉長產業鏈條,練好實體經濟“看家本領”。
其中,鼓樓高新區作為主城區唯一的省級高新區,是鼓樓區經濟建設主戰場、招商引資主陣地、創新發展主引擎。
以高新區為龍頭,鼓樓將深化“一區多園”統籌管理機制,堅持突出特色、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一方面加快推進鼓樓半導體產業園、鼓樓信息技術產業園等在建產業園區建設,同時謀劃中煤新能源科創谷、中國電子數字經濟產業園等擬建產業園區建設,精準定位各園區發展方向,推動產業集聚集群化發展。
透過特色產業的推進與布局可以看到,已多次明確發展是第一要務的鼓樓,正在進一步修煉“內功”。
三
城市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奮斗與發展的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二字出現105次,突顯了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征程中的關鍵作用。
緊扣“人民城市”的題中應有之義,鼓樓區致力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深層次結構性改革。
在城市更新建設方面,鼓樓區啟動實施主城區單一體量最大的三角線周邊項目,全面完成年度任務占全市60%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對15處易淹易澇積水點完成治理。同時,鼓樓區高標準完善功能設施,全城矚目的彭城廣場盛裝亮相,翹首以盼的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如期建成,萬眾期待的歐樂堡海洋極地世界開門迎客,年度投資125億元的59項城建重點工程高效推進。
在生態環境優化美化方面,鼓樓區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土壤治理創新先行,優良天數比率主城區第一,兩處省控斷面水質達標。
在社會治理方面,鼓樓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著力推動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社會治理走在前列。
聚焦民生實事,鼓樓全區4096名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67件長期遺留的信訪積案得到實質性化解,8大類67項民生實事加快推進……一個個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不斷增強百姓的幸福感。此外,針對就業、醫療等百姓最為關注的領域,鼓樓區也在下大氣力推動改革。
據了解,1-11月份,鼓樓區將財政支出的78.2%投向民生領域,以真金白銀的投入,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共享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鼓樓區委書記羅德清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將完成600萬平方棚戶區、城中村改造任務;投入6.2億元對56個老舊小區實施新一輪改造;確保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一筆筆籌謀中的民生賬,成為了衡量鼓樓溫情、溫度的具體表現。
站在新起點,步履不停,鼓樓區將以更加穩健的步伐,更加創新的思路,重任在肩,朝著建設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快速邁進。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