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南京藝術學院110周年誕辰之海外學術講座系列
為慶祝南京藝術學院110周年校慶,國際交流處聯合世界多所頂尖藝術類院校,共同舉辦系列線上學術與實踐活動。該活動將邀請來自全球美術設計類、音樂舞蹈類、戲劇影視類等學科專業的知名教授,為師生進行線上授課,旨在培養更加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藝術類人才。
從校園到劇組片場,漫漫追夢路,歷經時間的磨礪與演技的考驗,一路走來 一路盛開。
如今的他,初心不改 前行不止,讓我們走近:南藝畢業生、青年演員 文力。
2022年9月20日,青春勵志電影《青春少奇之走出炭子沖》在北京首都電影院隆重獻映;10月21日晚,該部電影作為喜迎二十大重點劇目,在中國電影頻道展映。
影片講述上世紀初不甘屈辱和壓迫的少年劉少奇,帶著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改變命運的追求,從湖南寧鄉偏僻的小山村炭子沖走出來,走向革命道路的故事。
每一粒種子的破土而出,都要經過奮力穿越泥土的過程。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主動求變,向未來發起更高的挑戰。
奮而摘星,不戀云霧輕柔。
低嗅薔薇,不懼荊棘凌厲。
今天的故事關于三位顏值與實力并存的南藝女孩,讓我們跟隨官微君的步伐,走近她們在南藝充實而美好的四年吧!
人生由無數個選擇組成,它是小學初中試卷上的一道題,它是文理分科時的思考,也是高考后填下志愿,飛向五湖四海的路。
大學不是人生這條路的終點,而是重新出發的起點,或者說,我們每一天都在出發。
你想好大學之路的目的地了嗎?就業?考研?保研?無論哪條路,都是百川匯集,百舸爭流。
青春人人都會經歷,它非常值得我們珍惜,因為一旦過去就不會再回來,每個人在青春年少時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也都會非常勇敢,雖有烏云遇皎月,但只要堅持,也會有守得云開見月明。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研途漫漫,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競爭日漸激烈的考研大環境下,人文學子們并肩前行、乘風破浪,他們一路過關斬將,在風雨中淬煉青春,在雷電中磨礪心志,在巨浪中鍛造著屬于自己的利刃。
他們堅信,閱盡千帆,便是成功的彼岸。
為激勵同學們砥礪前行,迎接新挑戰,探索新精彩,人文日新特邀今年保研與考研成功的學長學姐進行采訪,希望通過學長學姐分享的“研途”風景,為同學們指引前進方向,助力奔赴理想。
下面,讓我們走近這十一位保研或考研成功的學長學姐,聽聽他們的想法吧!
春風不過三千里,奮發二字寫斷筆。
四年,他們用勤奮在南藝書寫答案。
初入南藝的他們也曾糾結當下,擔憂未來。但好在他們芳華待放,在學習中砥礪深耕、履踐致遠,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每一次的脫殼,都是向成熟的蛻變。任時光洗盡鉛華,留下的依然有我們的熱忱。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馬行千里,不洗塵沙。相信所有的努力必定不會被辜負,待到千帆過盡,自會花開有時。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發揮新時代大學生良好的語言文字功底和視覺素養,
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有深入的了解,為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和國際文化傳播體系貢獻青春力量,
在全國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的指導下,南京大學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舉辦首屆“高教社杯”高等學校(本科)“用外語講中國故事”優秀短視頻作品征集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我和我眼中的非遺。
圍繞多彩非遺、匠人匠心和地域非遺中的某個方面,綜合運用多元敘事技巧和豐富視聽語言,見人見物見生活,講好精彩非遺故事。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種積淀
是一種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的與時俱進的精神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寒假期間,美院的青年志愿者們,在志愿工作中充實自我
用責任和擔當傳遞著力量,用赤誠的笑容溫暖人心
疫情之中,美院志愿者投身于一線防疫站點,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活動,用汗水與實際行動,書寫著青春抗疫的點滴事跡。
梧桐道路的綠意盎然
樹林中的鳥鳴啁啾
雖然疫情陰霾尚未褪去
但我們的心態,依舊向陽
運動之“趣”,正在于能展現健兒風貌、亦能反映體育精神,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封閉的同時開展一定的戶外運動,詮釋團結奮進的決心。在主持人的介紹下,參賽隊伍逐一完成了簽到。他們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盡情釋放活力,傳媒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華梅老師和輔導員老師們也到現場為同學們加油鼓勁!